防暑降温有“凉”策

来源:发布日期:2020/8/4

    合肥市气象台2020年08月04日08时01分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。未来三天全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。

高温预警等级划分

预警信号分三级,分别以黄、橙、红表示。

   (一)、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: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℃以上。

   (二)、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: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℃以上。

   (三)、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: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℃以上。


高温防暑常识

    35℃——中暑预警线

    35℃-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温度,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。

    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℃左右,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℃。环境温度要低于33℃,人体才会感到舒适。如果气温超过33℃,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,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“启动”,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。当气温达35℃时,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%至70%,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,心跳开始加快,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,以增加体表散热。此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。

 

中暑的原因及表现

先兆中暑的表现

大汗淋漓、头晕耳鸣、口渴、恶心胸闷烦躁、动作迟缓不协调、四肢无力等症。 

轻度中暑的表现

体温升高(38.5℃以上)、面色潮红、皮肤灼热、神疲力乏等症状,或出现面色苍白、皮肤湿冷、血压下降、脉搏细弱等症。

重度中暑表现

热痉挛: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,无明显体温升高;

热衰竭:出现眩晕、恶心、晕厥、心动过速、低血压,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障碍;

日射病:在烈日的曝晒下,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,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、水肿;初始可出现剧烈头痛、恶心呕吐、烦躁不安,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。

热射病:高热40℃以上、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。


防暑小妙招

1、要尽量避免在11~15时高温时段出门,不要长时间在阳光曝晒或高温、高湿度、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。

2、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。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,即使天气再热,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。空调不要对着自己吹。

3、外出时要注意使用太阳伞、太阳帽、太阳镜等物品,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,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。

4、外出受热归来,忌“快速冷却”。不要立即去吹空调、吹电扇、洗冷水澡。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,体内热量难以散发,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,使人头晕目眩。

5、要多饮水,出汗多的人可饮淡盐水。喝盐水时,要少量多次地喝,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。

6、穿着应宽松,多穿棉质布料、颜色较浅的衣服。

7、多食梨子、西瓜等水果;可饮一些消暑清热化湿的凉茶,或饮冬瓜、莲蓬、薏米仁汤水等。此外,绿豆汤、菊花茶、酸梅汤等也是方便理想的消暑饮料。

8、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,可用一些如仁丹、清凉油、风油精、十滴水、薄荷锭等降温药品。

9、充分休息,不要开夜车以免降低身体抵抗力。

稿定设计导出-20200713-105634.png

中暑如何救护

1、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现场救护:首先应该迅速将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现场,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安静休息,松开衣服,给予含盐清凉饮料。如有头晕、呕吐等症状时,可服解暑药物。

2、重症中暑的现场救护:必须呼叫医疗卫生急救中心紧急抢救,患者如能饮水,则应让其喝冷盐开水或其他清凉饮料,以补充水分和盐分。在等候“120”的同时将患者迅速移到阴凉通风处,可用冷水、酒精(白酒)等为患者擦浴,如果现场条件许可,可采用冰块在头、颈部和腋下等处为患者冰敷等办法为患者降温。

 
客服热线
0551-65569776
关于集团 | 新闻资讯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
网站备案号:皖ICP备2021001722号 技术支持:合肥网络公司<谨宸网络>